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6

经学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上)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9-20 1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然谈到经学,有必要把经学这两个字注解一下。《说文》云:经、织也。从糸,巠声。”段玉裁将其训为纵线,由此引申为装订书的线,进而指书籍,经的原意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著述,表达是学派或者宗教阐述要义的权威性著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而唯儒家经典是经。中国哲学也由此进入了经学时代。
         “经”有人以为是孔子的著述,有人则以为当认官方所指定的儒家经典,今多采用后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删《诗》,编《书》,定《礼》《乐》,传易经,作《春秋》。故《诗》《书》《礼》《乐》《易》《春秋》当为六经,至汉初《乐》失传,故为“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为西汉五经。“东汉七经”说法不一,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采用《论语》及《孝经》与之组成,章太炎于《国学概论》中亦指出“又有在汉时称为‘传记’的,就是《论语》和《孝经》二书”。唐九经是孔颖达又将《礼》拆为《仪礼》、《周礼》和《礼记》。《春秋》分为《左转》、《公羊传》和《谷梁传》。开成十二年于九经上添《尔雅》《论语》《孝经》为“十二经”刻做石经。宋代的《十三经》则于其中增《孟子》,至朱熹始,兴《四书五经》之说。
        经学之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之争历时甚久,其肇始于汉代。究其原因,当从焚书坑儒说起。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浪潮下,如果不甘自己学派的书被毁灭之厄运,唯一可行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书记在脑子里,一种是将书藏起来。至汉武帝时,儒学复兴,为恢复从前的经典,那些儒学的传承者凭借记忆讲儒家经典口诵出来,以汉代实兴的文字——隶书记载下来,汉时谓之今文学派。与之不同,出土、出墙的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由当时的文字——大篆书写而成的汉时谓之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之主张、传承方法、及经典出处均有所不同,由此从对经的不同理解发展到各立阵营交相问难,逐渐形成了经学的两大学派。此二者之争,不止汉代一朝,后世主张、引据更为复杂,兹仅述汉代经文古文之区别。
        汉初,田何传《易经》因而创立了田氏易学派,其弟子施仇沛、孟喜、梁丘贺各自创立施氏、孟氏(京氏)、梁氏等易学派,为西汉立博士,此为今文易学。伏生以《尚书》二十九篇口授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自立一书学派,张生传弟子夏侯都尉,夏侯都尉传其子始昌,始昌传胜,胜传从其兄子建,子建又师承欧阳高。鲁人申陪所传《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齐诗》、燕人韩婴所传《韩诗》。高棠生传《礼经》即《仪礼》十七篇,传于弟子萧奋,萧奋授东海人孟卿,孟卿传弟子戴德与戴圣,戴德传《礼》八十五篇,称《大戴礼》。戴圣传《礼》四十九篇,称《小戴礼》。《春秋公羊传》由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着,胡毋生治《公羊》,传于董仲舒,董仲舒传于嬴公,嬴公传于睦弘,自睦弘后,分严彭祖、颜安乐两家,即“春秋公羊严氏学派”与“春秋公羊颜氏学派”。《谷梁传》乃是孔子为《春秋》注解所着,传说子夏将这部著作口述给谷梁俶,谷梁将它记录了下来,《春秋谷梁传》则由瑕丘江公所治。

        在此需言及《论语》及《孝经》。汉代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是出自孔壁之中的。何晏治《论语》参取三家,故而《论语》无古今文之别。《孝经》在《汉书·艺文志》里也载出自孔壁,今无从考证。唯能见唐玄宗的注释。
         刘向以费氏为古文家,遂古文学派乃《费氏易》。鲁恭王刘非被封在鲁地,爲了扩修其宫,破坏孔子故居,在旧宅故居中得到《书》据称百篇,剧伏生所传二十九篇,而壁中所见竟达到四十六篇,且很多记载与今文颇多出入,后由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因在孔子故宅发现,故名《孔氏书》。《诗》因为叶韵易于记忆,当时并未失传,故本无今古文之分。《毛诗》是鲁国人(一说河间人)毛亨所传的毛诗。《礼》之得与《书》之得相同,出于孔宅壁内,共五十六篇。今天能看到的礼是晋代人贺循引《礼》。而《周礼》则是河间献王向民间抄来的。  
      《汉书·艺文志》载:张昌献《左转》,于是《左转》重见天日。古文学派因势成较今文晚,故其分歧主要在汉末魏晋时代,兹不详述。
         古今经学派,其界定之标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是否尊崇《公羊传》。古文学家以为左丘明的好恶接近于孔子,而公羊传所述都是天人阴阳之说,实则是以对于天的敬畏来维护统治阶级。此外,两派分歧还表现在如下几点:
甲)今文经学派主张“微言大义”,古文经学派强调对于经籍的考据、论证、训释。
乙)今文学家主张“通经致用”古文学家与现实的关系稍微疏远
丙)今文学家认为孔子是古代的政治家、哲学家,是“素王”。而古文学家则认为,周公为“先圣”孔子是先师,可见古文家更类似于历史学家、文化传承者。
丁)还是对经典看法的问题,今文学家认为六经为孔子所着;而古文学家认为六经是古代的史籍。

        简单的说,今文家就像哲学家,追求的是经籍的义理;古文家就像史学家,追求的是经籍的真实性。用台湾学者林义正的说法,今文家与古文家争论的焦点,就是求善与求真的区别。
        汉代古今经学之争,看似是学术之争,实则是功利之争。因在西汉,今文派占据五经博士等学术高位,而古文学派者大多难以授予五经博士,而只能退居次席。汉哀帝时,刘歆请求立古文经为博士,遭到今文经学家的大肆驳斥。王莽时,爲了笼络学术阶层,王莽爲了给自己“正名”给古文学派立博士,打压今文学派,但光武中兴后,今文学派复得席次。经过王莽、刘歆之后,古文学派的影响大大提升,在民间的流传甚至有超过今文的势头。东汉初年,爲了缓和今古文派别之间的矛盾,汉朝官方特地举办了一场“白虎观会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编纂而成《白虎通义》一书。因而东汉一朝,两派之争论趋于和缓,只停留在统一两派意见,部份分歧也只有在立学官上。
        至三国时,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今古文之争的局面,后文将述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雄世——郑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9-20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别剧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0: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九经到底是那九部书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蹲  下[拜托][拜托][拜托][拜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在线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2 03:22 , Processed in 0.1115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