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书单 | 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1 16: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一批新锐的诗人、小说家,大胆摒弃古典主义理想原则和文学规范,突破传统文学的表现范围,驰骋丰富的想象,酣畅地倾述情感,尖锐地抨击时弊,采用了新题材、新方法,表现出新感受和新理想,一个全新风格的文学思潮诞生了,这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从词源上看,“浪漫的”一词最早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者为贬义词汇使用的,专指那些情节离奇、富于幻想的英雄美人的故事。这些作品被认为是不符合理性、规范、和谐等美学标准的。随着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浪漫的”一词也成为了一个肯定性的词语。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注重人的主管内心世界,强调想象的作用,语言热情奔放,手法比较夸张。这种创作倾向早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口头创作时期就出现了,但因其并不具备自觉性,未形成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
作为一个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阶段。它大致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1789法国大革命~1830年前后),这是欧洲封建体制濒临崩溃、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开始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欧洲由封建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度,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和封建复辟势力的斗争,成为新的时代的主要矛盾。在文学领域,浪漫注意文艺思潮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


01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希腊神话》是从普罗米修斯开始的,普罗米修斯的本意是“深谋远虑”,他是提坦众巨神之一,是天神和地母之子。在某些神话中,他是人类的造物主和人类的保护者。他为人类偷取天火而惹恼了宙斯,因而被束缚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每天遭到老鹰撕碎其肝以示惩罚。令人感兴趣的是,普罗米修斯在众神之中是坚定地植根于奋斗、危险和痛苦的真实世界之中,而奥林匹斯山众神却成功地取代了他——他们都是理想化的幻想、美丽、有权势、快乐而又摆脱了痛苦和死亡的众神。书中除了众神的故事外,还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叙述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将史诗改写为通俗的故事,这应该是施瓦布普及希腊神话和传说的重大贡献。
02


《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石。
《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阿基琉斯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
《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奥德修斯勇敢机智,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希腊联军终于获胜。回国途中历尽艰险,先后制服独眼巨神和女巫等,又被女仙卡鲁普索留居岛上7年,最后向先知泰瑞西阿斯问路,始得重返故乡。当时其妻裴奈罗珮正苦于无法摆脱各地求婚者的纠缠,他于是乔装成乞丐,将求婚者全部射死,最后阖家团聚。
03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伟大的悲剧家,把悲剧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完美的戏剧技巧,丰富多彩的人物,严密和谐的布局引人入胜。
《索福克勒斯悲剧集》收集了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剌喀斯少女》《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等五部悲剧。索福克勒斯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思想。索福克勒斯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歌颂英雄人物,重视人的才能。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风格质朴,简洁有力,人物丰富多彩,布局严密而和谐,形式趋于完美,把悲剧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04


但丁创作《神曲》,自创三韵体(terza rima)的押韵方式。每三行自成单元,韵格为aba、bcb、cdc,韵脚隔行相押,开头和结尾如镜像互映,形成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均衡对称。作为一首长诗,格律是其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神曲》而言,三韵体这种独一无二的押韵方式,与其精神主题相应和,更是它流传不朽的精髓所在。
《神曲》是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历时十余年写就的一部古典长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分。全诗以旅人但丁在黑林中迷路为起点,讲述了他在维吉尔的指引下,穿过地心,走出地狱,攀登炼狱山之顶,随贝缇丽彩层层飞越诸天,最终得睹三位一体的故事,是一场集魔幻、新奇、恐怖、惊险、智慧于一体的奇境之旅。全诗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每三行自成单元,隔行押韵,首尾相应,形成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均衡对称。
05


乔万尼•卜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文主义作家,与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 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为“人曲”;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十日谈》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06


为了梦想我奋不顾身,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和傻子
但我终于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终于活出生命的意义!
七月的一个清晨,天还没有亮,堂吉诃德披上祖传的盔甲,悄悄离开生活了 50 多年的家乡,踏上梦寐以求的冒险之旅。
从小,他就沉迷于骑士小说,坚信书中的历险故事真实不虚,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周游天下, 行侠仗义。
为了熊熊燃烧的梦想,他终于踏出了这一步!跟随他的,只有一匹瘦弱的老马,一支生锈的长矛, 一个叫桑丘的随从,和扑面而来的各种挑战......

本书问世 400 多年,畅销 400 多年,凭借伟大的想象力,影响了一代代读者,成为公认的经典中 的经典。2002 年,挪威诺贝尔学院与奥斯陆挪威读书会组织 54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位作家投票,《堂吉诃德》被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头号小说”。作家奥克斯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书,那就是《堂吉诃德》。”
07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本被翻译成世界各国几乎所有正在通用的语言,其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圣经》并列齐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创作时间体裁主要作品
1592历史剧《理查三世》
1592喜剧《错误的喜剧》
1594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596喜剧《威尼斯商人》
1601悲剧《哈姆雷特》
1604诗歌《十四行诗》
1605悲剧《奥赛罗》
1605悲剧《麦克白》
1605悲剧《李尔王》
1612喜剧《暴风雨》
08


《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这作。小说讲述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成为他家的上宾。奥尔贡背弃女儿原有婚约,欲招达尔杜弗为婿,还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奉送给了骗子。他的做法遭到全家人反对,他们巧妙地揭露了达尔杜弗的真相,使奥尔贡翻然悔悟。骗子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贡,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为《伪君子》的公演而奋力拼搏的过程中,莫里哀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识识进一步深化,一六六五年,他借用传说中西班牙大贵人唐璜的形象,创作了以揭露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道德败坏为主旨的五幕喜剧《唐璜》,指出在贵人们高贵优雅、风流倜傥的外表下,掩藏着何等自私、邪恶和堕落的本性。这部戏只演出了十五场又被勒令停演。紧接关他又创作了鞭挞贵族社会世态人情的《恨世者》剧中塑造了一个高尚正直,因而在贵族社会显得滑稽可笑的愤世嫉俗者的典型,能地这个人物,莫里哀得以尽情抨击贵族社会的庸俗无聊、自私自利、吹牛拍马、口是心非、欺世盗名、争名逐利等恶劣风习。莫里哀的另一著作《吝啬鬼》 也很受读者欢迎。
09


歌德,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10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瑞士裔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他是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文学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为《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等。
卢梭对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里面,在这本小说里卢梭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对后世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爱洛伊丝》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写一对青年的恋爱悲剧。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担任教师,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才华横溢的青年,具有不屈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一个向往纯洁的爱情而又无法全然脱离封建家庭的女子发生恋情,受到朱丽父亲的阻挠,酿成悲剧。封建等级制度成了他们不幸的根源。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并对封建等级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作品细致的心理描写,情景交融的美丽篇章,赢得了历代无数读者的赞赏。



11


亨利•菲尔丁(1707—1754),英国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英国小说得以定型的奠基人,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大师。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最伟大的代表作,就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这部作品可以称为英国十八世纪社会的散文史诗。作品讲述了私生子汤姆•琼斯寻求真爱的故事。奥尔华绥是一个善良大度而且富有的乡绅,收养了弃婴汤姆•琼斯,他妹妹的儿子布利非也生活在家中,是奥氏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布利非将汤姆视为争夺舅舅遗产的眼中钉,千方百计诋毁汤姆的荣誉,终于,汤姆被不明真相的奥尔华绥赶出了家门,开始了一连串悲喜交加的奇遇。小说的社会背景十分广阔,前六卷写乡村,中间六卷写由乡村到伦敦旅途中的情景,最后六卷写伦敦。作者塑造了从地主、贵族一直到士兵、流氓等各阶层的五十多个人物,通过各类不同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揭示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概括了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同时,通过各类人物的命运及相互关系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人性,表达了善必将战胜恶的人道主义理想。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认为这部作品的情节是一切文学当中最完美的情节之一,它的结构是英国小说的典范。
12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一生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本书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13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白鲸》是他的代表作。捕鲸船“裴廊德”号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被凶残聪明的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因此他满怀复仇之念,一心想追捕这条白鲸,竟至失去理性,变成一个独断独行的偏热症狂。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经历辗转,终于与莫比-迪克遭遇。经过三天追踪,他用鱼叉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亚哈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带人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实玛利(《圣经》中人名,意为被遗弃的人)一人得救,来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作者赋予莫比-迪克的白色象征天真无邪和恐怖,以白鲸象征善和恶的混合,这也是人世的基本状况。这部小说以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船的规模和成熟、深思性质的文笔,成为传世佳作。
14


《红字》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以当时严酷的清教视为罪不可赦的一桩“通奸罪”为核心展开情节,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与这桩“罪行 ”有关的四个人物的精神世界。胸口上别着鲜红A字的赫斯特·普林经过长期赎罪而在精神上获得自新,那个耻 辱的字母竟逐渐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标志。迪梅斯戴尔牧师则长期遭受信仰和良心的折磨,终于从狂热的宗教活动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敢于担当的男子汉。赫斯特的丈夫奇林沃思本是个皓首穷经的学者,却在复仇心理的驱动下完全丧失了人性。而“通奸”生出来的小波儿则活像个野性未驯的异教精灵。小说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层层深入地探究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德、哲理问题,全书以监狱和蔷薇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书写的是一段婚外恋情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少妇海丝特·白兰犯通奸罪,但是她拒绝说出她的情人是谁,于是加尔文教政教合一机关惩罚她带着红色A字示众。在受罚的过程中,她对其他不幸的人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她的许多善行逐渐使她赢得人们的尊敬。海丝特的同犯,年轻的清教徒牧师丁梅斯代尔深受良心谴责,最后鼓起勇气承认了自己的罪责,并死在海丝特的怀里,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海丝特的丈夫则因被复仇的烈火所围困,变得如魔鬼般疯狂,在道德上完全堕落,也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探讨法律上的罪恶和道义上的罪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罪恶在哪里?”、“谁是真正的罪人?”这样的道德问题。



公众号:柏拉图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3 19:32 , Processed in 1.647034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