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复: 14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汇总超详细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5 14: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算把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常考知识点整理好了,因为篇幅较长,建议收藏后再看,也建议关注我,不定期更新最新的资料给大家~
PS:本文由于篇幅较长,字数已超限制,完整版pdf文档已放评论区,可去网盘自取。
推荐考试用书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卜辞的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的心态和愿望。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的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
一、神话释义
神话的基本特性: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二、我国神话系统
(1)创世神话:创世神话主要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2)自然灾害神话: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例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这些都表现了初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坚强斗志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3)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其中保留较为完好的,是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三、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1)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2)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3)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2、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数千年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包含着由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无疑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从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
【单选题】
1、以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属于描写自然灾害神话的是( )
A:夸父逐日
B:女娲造人
C:盘古开天辟地
D:黄帝蚩尤之战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神话的分类。为人熟知的“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神话,一精美一豪壮,富于象征意义,同样表现了初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坚强斗志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女娲造人和盘古开天辟地属于创世神话,黄帝战蚩尤属于战争神话。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诗经》的收集还有“献诗”的渠道产生于先秦时期。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编辑,这大概是久已有之的分类法。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一、婚恋诗
1.《诗经》有一部分作品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如《郑风•溱洧》和《陈风•月出》等。
2.《诗经》也表现了恋爱的曲折和苦恼,如《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等。
3. 写夫妇间深挚情爱的作品,如《齐风•鸡鸣》、《郑风•风雨》等。
4.《诗经》还有几篇“弃妇诗”,如《邶风》的《日月》、《终风》、《谷风》,《卫风•氓》等,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
二、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如《小雅·巷伯》、《魏风·园有桃》、《王风·黍离》、《桧风·隰有苌楚》等。
三、《诗经》的形成
1.采诗说:如 班固《汉书》(汉代)
2献诗说:《国语∙周语上》(先秦)
3.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汉代)
4.今人:周乐官的筛选、整理逐步编定,非一人一时完成
三、政治讽喻诗
1.《邶风·新台》是一首揭露宫闱丑行的诗,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
2.《诗经》有不少诗篇描写当时繁重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如《魏风·陟岵》、《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同时还有《唐风·鸨羽》《豳风·东山》《小雅·采薇》等。
3.《大雅·瞻卬》是周大夫凡伯刺周幽王的诗,写幽王宠幸褒姒,黜退贤良,导致邦乱民困,直刺最高统治者,揭露了最高政权集团的腐败黑暗,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4.《诗经》还有不少颂美统治者的作品。《召南·甘棠》表达了对召公的怀念和爱戴。
5.像《魏风》的《伐檀》、《硕鼠》一类对分配不平等、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
四、史诗及其他
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
农事诗:《诗经》还有农事活动的歌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周人农业生产活动的情状,如《豳风·七月》、《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载芟》、《良耜》等。以《七月》最为著名。《幽风·七月》表现了周人的农业生产情况。该诗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叙述了各种劳作。全诗八章,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就是直言白话的意思。“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赋篇》。
“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比。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兴。
三、四言诗的典范
《诗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式以四言为主。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
《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
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
《孟子》、《战国策》均善于譬喻说理,这些比喻和寓言的使用,不仅令事理明白如画,也使文章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富于文采。
四、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1、《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是:(1)结构形式重章复沓(2)基本句式为四言(3)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4)词汇丰富,大量送用联绵词和迭字。
2、《诗经》的语言特色有三点:一是质朴畅达;二是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单选题】
1、《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 )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正确答案】B
【解析】《诗经》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第一节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1、《逸周书》的文字表现与《尚书》颇不相同,倒是和春秋战国的史家之文接近。铭文,是铸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以记言为主。《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春秋》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
2、《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性的剪裁,二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以记言为主,书内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只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尚书》的文风特点是诘屈聱牙。
二、《左传》的叙事、写人和辞令艺术(附:《国语》简介)
1、《左传》叙事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文学性的剪裁和采用全知叙事视角两个方面。在写人方面虽然奠定了史传文学塑造人物的基本艺术规则,但是他的写人并不成熟,类型化人物明显多于性格化人物。其辞令特点大都理由充足,言辞婉转伶俐,是《左传》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2、《左传》简介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
3、《左传》的写人艺术
(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2)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4)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写出性格的发展。
4、《左传》的辞令艺术
(1)春秋时期,理富文美的外交辞令成为《左传》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2)《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的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它的整体风貌是质朴平实。
(3)举例说明《左传》的辞令艺术:(1)《左传》的外交辞令理富文美(2) 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3) 能够引经据典,言辞婉转伶俐。
三、《战国策》铺排纵恣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第二节 《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论语》、《老子》和《墨子》。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而就文学色彩来看,《孟子》、《韩非子》,尤其是《庄子》应受到更多重视。
一、《论语》、《老子》、《墨子》简介☆☆☆☆☆
1、《论语》通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来展示孔子的思想。从文字表现来看,除那些照录孔子言谈的章节外,有的章节还能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其形象和性格。其多为简短语录,且具辞约义丰特点。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并不甚高,有两点可注意:一是形象化的说理,二是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3、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文章的特点之一,是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的例子如《非攻》。《墨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二、《孟子》的雄辩风采
1、《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
其特点是:(1)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2)气势丰沛、是非鲜明、纵横恣肆、气势充盈。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三、《庄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具有几点文学色彩:
(1)异彩纷呈的故事
《庄子》以寓言说理,讲述了众多的精彩故事,如《逍遥游》以及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西施病心等寓言故事。
(2)奇幻谲诡的想象
《庄子》的想像,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写鲲鹏南迁,鲲可以自由变化体貌,有鸟而鱼;鲲、鹏体型之巨大不可拟想;它的飞行惊天动地,气势恢宏。这样的想象堪称奇丽、夸张而壮观。
(3)空灵飘忽的文风
《庄子》的每一个故事本身都形象生动,想像奇幻飘逸,不受常情常理的拘限;而全篇又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辍而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这就造成它结构、行文的空灵飘逸。
(4)谐趣和讥刺横生
《庄子》文章谐趣和讥刺摇曳横生。如《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对大鹏南迁行为的不理解、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瓠的争辩,都趣味盎然。庄子的谐趣、讥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
(5)精湛传神的文笔
四、《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的价值不是很大,有两点可注意:
第一,长于比喻,但少用寓言;第二,创作赋和诗。
(二)《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韩国公子。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说理文中自成一格。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它的寓言。《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300多则。

【单选题】
1、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是(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是《战国策》。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 屈原和楚辞☆☆☆☆☆
一、屈原及其楚辞创作
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作品的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楚辞·离骚》的体式是骚体。
二、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民间“巫歌”关系紧密且使用楚地方言,自不待言。
2、典型的楚辞体,在诗风、体式、语言上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1)从诗风言,想象富奇,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2)从体式言,楚辞较《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层次错落。(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第二节 “轹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
一、《离骚》题义及其创作时间
1、司马迁之所谓“离忧”,可能兼有“遭遇忧愁”和“离愁别绪”二义。班固、王逸是分而言之。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离,别也;骚,愁也。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可能本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离骚》题义,较前人显然更为深入;但在释义方面,似不如马、班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意。
2、《离骚》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作于顷襄王初年。《离骚》的诗歌体式属于杂言体。
二、《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
《离骚》的精神价值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蜷局顾而不行”,最终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
“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蜷局顾而不行”,最终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屈原出色的政治才能遭到庸臣奸佞的嫉恨,所提出的政治措施又侵害了贵族大臣的利益。在这样的境遇下,屈原仍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
1、《离骚》的艺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2)皎洁壮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比兴手法的拓展;(4)在结构上,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前实后虚,使艺术境界层进层新,思想感情得到尽情挥酒。(5)形式语言特色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
2、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2)结构方面: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节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谋篇布局。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后半部分是对理想之现实的追索。前半部分主要是写实,后半大体是虚写。(3)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长篇巨制。《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彩,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这体现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桃夭》《关雎》都是《诗经》中的作品,均运用了比兴手法。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也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喻老》出自《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分别解释了《老子》十二章。
《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选自《吴越春秋》。描写的是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第三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清新幽渺的《九歌》
1、《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作品。
2、《九歌》的艺术表现特色:(1)《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既写出了神的灵异,又将神灵人格化,寄托了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例如《湘夫人》(2) 清新幽渺的境界、奇异深浓的情感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相结合,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意境,例如《山鬼》(3)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有一种凄艳怅惘的情调。
二、平实素朴的《九章》
《九章》作于屈原被放逐江南时。这组诗歌就其主题而言,大抵与《离骚》相同(唯《橘颂》例外);所不同者,是它的艺术表现。《九章》是屈原的作品;《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插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 《悲回风》九篇诗歌,非一时一之作。艺术风格平实素朴。
三、《天问》、《招魂》简介
1、《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表现在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体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2、《招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结构精密和长于铺排描摹两个方面。
第四节 宋玉
1、宋玉简介:(1)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2)其作品传闻不一,收录不同。 (3)可信的只有《九辩》一篇。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之一,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
2 、《九辩》的艺术特色:(1)它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2)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3)《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抑扬变化。


【单选题】
1、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 )
A:平实素朴
B:汪洋恣肆
C:清新幽渺
D: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清新幽渺。
【简答题】
2、试述《离骚》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答案解析】
《离骚》在形式方面的特点:
1、采用民歌的形式,又汲取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2、构创长篇巨制,既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抒发。
3、诗歌的后半部分往往采取主客问答,铺排描写,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离骚》的语言特色:
1、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2、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地域特色。
第五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第一节 秦代散文和李斯
1、《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该书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该书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吕氏春秋》的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2、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特点:(1)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2)《谏逐客书》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刻石文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第二节 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在汉初众多的政论散文家中,贾谊和晁错最具代表性。贾谊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他的文章指出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秩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文章的具有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和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的特点。晁错的散文,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具体对策。与贾谊相似,晁错散文也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
第三节 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一、引经据典、以灾异论政: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新趋向
1、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其形貌精神;(3)故事有独立性,更具文学意味。
2、刘向《新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其形貌精神;(3)故事有独立性,更具文学意味。
3、刘向的奏疏文的共同特征是: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最后落脚在所针对的时事之上。
4、桓谭《新论》包括《抑谶重赏疏》
5、在汉代被称作“为群儒首”的人是董仲舒
6、西汉初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色(1)在汉初众多政论散文家中,贾谊和晁错最具代表性。(2)其文章切近现实;长于分析和对策;情感浓郁,纵横驰骋。
8、成帝初年始,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叙录》。
9、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散文家有刘向、董仲舒、司马迁。
二、西汉中后期情真意切的叙事、抒情文
1、《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的回信,信中抒写他无辜而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说明自己忍受耻辱以实现著史理想的夙愿。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桓宽编纂的《盐铁论》以史为鉴,直切时事和政策,全书采用对话体,简洁犀利,行文质直平实,但缺少汉初政论文的丰沛气势。
2、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有针对现实问题而发; 行文质实畅达;受战国策士的影响。
3、仲长统《昌言》的创作特点是讦直深刻
《昌言》和东汉末年的许多著作一样,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而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作者反对宦官、外戚干政,反对社会不公。《昌言》的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第四节 东汉散文的演变
一、疾虚妄、崇实诚:东汉前期散文
桓谭,博学多通。桓谭著《新论》29篇。保存最完整的是载于《后汉书》本传的《陈时政疏》和《抑谶重赏疏》。前者述说用贤纳言、赏罚公正、重农抑商之旨,无多新意;后者则表现了鲜明的反图谶迷信思想。王充少年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从班彪。好博览,会通百家。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以及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东汉神学政治的批判。王充在《论衡》的《作对》、《自纪》、《艺增》、《超奇》、《佚文》等篇中,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使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等写作主张。
二、切中时弊、情感浓郁:东汉后期散文
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
(1)东汉后期散文创作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
(2)其文章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切中时弊;富于激情和文采。
三、东汉其他散文
1、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 :《昌言》
2、东汉时期,《汉书》而外,还出现了一些杂史类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
【单选题】
1、《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 )
A:记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B:创作了丰富的寓言故事
C:文风质朴富于论辩色彩
D:深得先秦纵横家之风神
【答案】B
【解析】《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近3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第六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及其《史记》
1.司马迁在前人基础上,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五种体例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的整体。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表,依年月摘记大事;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核心部分,它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而表、书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
2.司马迁《史记》开刨的史书体例是纪传体。《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规模宏大的通史。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发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是“李陵事件”。
3.《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1)以个性化语言和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描写特定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中去塑造(3)注意细节和心理描写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人物传记选用安排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经历完整,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展现了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侧面的性格,使事件和人物均有血有肉,完整活泼。
二、刻画人物性格的几种经典手法
(一)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主要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主次要人物之间的比衬。《史记》中的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型。
(二)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1、细节描写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写陈涉辍耕慨叹,《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
  2、心理描写。
《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节 班固和《汉书》
一、班固及其《汉书》
1、班固,聪慧好学,博贯载籍,凡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传》成为班固撰写《汉书》的主要依据之一。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自高祖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全书l00篇,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传。
3、《汉书》记载的是西汉的历史。
4、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二、《汉书》的文学价值
1、《汉书》叙事平实稳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即使从文学角度说,《汉书》也有不少人物传记,能够在短幅片段之中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
2、《汉书》最负盛名的是人物描写;如:苏武传”塑造了忠贞不渝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
3、《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第四节 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东汉时期除《汉书》以外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单选题】
1、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 )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答案】C
【解析】班固《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第七章 两汉辞赋
第一节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1、《西京杂记》卷四载有“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即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2、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枚乘的《七发》,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并且开创了大赋体式,其创作特点如下: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
二、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 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 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句趋向整齐、骈偶、繁难、华丽。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 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3、汉初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辞赋。
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
5、贾谊《吊屈原赋》最显着的艺术特点是直抒胸臆
6、赋按照体裁可以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
贾谊的这篇《吊屈原赋》作为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属于骚体赋的体裁。
第二节 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一、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丧失了真情实感
1、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1)以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排夸饰,文辞富丽;
(2)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极度发展了大赋的表现方式;
(3)具备了汉大赋这一文体的鲜明特色,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2、《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虽有二名,实为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
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铺叙摹绘是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3、司马相如也有抒情述志的赋作,即《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篇幅都很短小。其中《长门赋》写得最好,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之事,抒发自己的悲凉感受。
4、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1)将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抒写悲郁孤愤之情;(2)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创作手法是抒情述志。
二、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1、扬雄对大赋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扬雄开拓了新的摹写领域,一是写祭祀,如《甘泉》、《河东》二赋;二是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从苑囿、田猎转而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扬雄的大赋,在欲谏反劝的道路上,比司马相如走得更远。
(三)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1、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
2、张衡的《二京赋》在赋史上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3、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夸饰苑囿,模范山水,描绘宫殿,排比物产,烘染田猎,这些题材为杨雄的《校猎赋》、《长杨赋》所继承。
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扬雄大赋的创作特色:(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扬雄《长杨赋》的创作题材主要是钽猎。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
一、西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汉武帝的《李夫人赋》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浓注思念之情,真挚而深切。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是:逞才炫耀。
二、西汉中后期的抒情、咏物短赋
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洞箫赋》。
2、王褒的《洞箫赋》在咏物赋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贡献:
(1)以咏物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对洞箫的描述之中,和一般的象喻关系浅露直接的咏物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2)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显得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3、王褒《洞箫赋》的创作特点:
(1)全文写乐器和音乐,完整而集中(2)咏物自况,融入浓烈的情感(3)遣词造句,仍存铺夸佶屈的风气
4、张衡的《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5、西汉中期东方朔著名的抒情短赋是《答客难》
第四节 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一、东汉的骚体赋创作
1、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屈原赋
2、《述行赋》是蔡邕辞赋的代表。作品记叙途中所见,又借古讽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批评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集团。这篇骚赋,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3、班彪,两汉之交,战乱不定,写下了情感浓郁沉重的《北征赋》
4、扬雄和王褒都是西汉时期的赋作家。班固、张衡、蔡邕都是东汉时期著名的赋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幽通赋》、《思玄赋》、《述行赋》。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二、东汉赋体创作的演变
1、《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更加不厌其烦,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
2、张衡《归田赋》的创作特色及其贡献:(1)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 (2)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3、京都赋中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作品是《两都赋》。
4、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5、赵壹的赋作有《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等。
6、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色是通篇比喻象征。
【单选题】
1、张衡的《归田赋》是( )
A: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B: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C:东汉“京都赋”的杰出代表
D:汉代大赋的绝响
【答案】B
【解析】张衡的《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第八章 两汉诗歌
第一节 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它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者。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这标示着五言这种诗歌形式正在西汉酝酿,将要脱颖而出了。根据现存资料,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其中,张衡和秦嘉的作品,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等。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
一、《古诗十九首》及其情思内涵
《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所表达的主要情思内涵有思乡和怀人、闺思和愁怨、焦灼和失意以及人生的无奈和无常。其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迥车驾言迈》。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征:
1.意蕴多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风格;2.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3.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善于比兴手法
《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的特点是浅近明白
第三节 两汉乐府民歌
一、乐府释义及汉乐府概况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出自汉乐府民歌。
2、汉乐府的精华是民歌,它们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里。据现存史料,较早给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末年的蔡邕。
3、吴歌《华山畿》主要抒写的是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4、 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特点是:杂言和五言为主。
5、 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特色是:(1)与《诗经》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2)情感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与周民歌相比,叙事成分增多,有的民歌还着意于人物的描写。
6、汉乐府民歌抒写民众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这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同时,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存的艰难困顿以及披露战争的残酷等方面,较之周代民歌,似乎更加悲凉厚重。《陌上桑》、《长歌行》等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代表作品。
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一诗是婚恋诗。
二、汉乐府民歌的文学价值
(一)题材的承变☆☆☆☆
1、《艳歌何尝行》采用比兴手法,把夫妇生死相依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异常深刻。
2、像《江南》、《有所思》、《上邪》这些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或柔美含蓄,或浓烈直率,就像爱情本身,纯洁美丽。
3、汉乐府民歌《鸡鸣》的内容是讥刺达官显贵
4、汉乐府民歌《东门行》的题材内容是倾诉生活艰难困顿。
(二)艺术表现手法的演变
1、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①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
②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
③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
2、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

【单选题】
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
A:《文心雕龙》
B:《文选》
C:《玉台新咏》
D:《典论·论文》
【答案】B
【解析】《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第九章 建安诗歌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出现在建安时期。
第一节 首开风气的曹操
1、曹操今传诗作皆为乐府诗,而且是“以乐府题叙汉末事”,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也有少数自拟新题之作,如《对酒》等。
2、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操诗歌宏伟的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3、《步出夏门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4、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曹操 。
5、建安诗坛上的“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6、曹操诗作中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的是《薤露行》和《蒿里行》。
第二节 建安之杰曹植
曹植,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抒发其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后期的作品则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赠白马王彪》。曹植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他的作品,今存九十多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建安风骨是(1)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2)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类。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1、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诗歌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尤善写游子思妇的思乡怀远之情,《燕歌行》是代表。
2、建安七子之中,每个人在不同文体方面的优长不同,各有特点。孔融的成就主要在于散文,诗歌成就最高者为王粲、刘桢,王粲的赋也写得很好。徐干诗文兼善。陈琳、阮瑀在章表书记方面的成就比其诗歌创作要高。应砀现存诗作只有数首,难以对其成就作出确切的判断。
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
4、“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出自蔡琰《悲愤诗》

【单选题】
1、曹丕为中国诗歌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种诗体是( )
A:五言诗
B:七言诗
C:杂言诗
D:四言诗
【答案】B
【解析】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第十章 正始诗歌
第一节 正始时代与诗歌创作
1、正始诗歌,实际是指自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这段时期的诗歌。因为随着建安诗人曹植于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去世,建安诗歌的时代宣告结束。
2、在诗歌创作上常常表现出老庄人生理想倾向的是正始士人
3、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嵇康与阮籍。
第二节 阮籍和嵇康☆☆☆☆
一、阮籍
1、被钟嵘誉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的组诗是阮籍《咏怀》
2、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82首五言《咏怀》诗。阮籍 、潘岳 、庾信的籍贯同属今河南省。正始诗人阮籍的著名五言组诗是《咏怀》
3、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表现在:(1)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2)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3)融哲理、情思、意象为一炉,成为正史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二、嵇康
1、被称为诗风“峻切”的正始诗人是嵇康
2、四言诗被后人评为“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的作家是嵇康
3、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①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②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③能脱开《诗经》,再四言诗中另辟蹊径。
4、继曹操之后,其创作达到四言诗顶峰的诗人是嵇康。
5、嵇康的诗歌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有很激切的批判力量,所以钟嵘《诗品》说他“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6、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 。正始时期,四言诗创作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嵇康。
7、继曹操之后,其创作达到四言诗顶峰的诗人是嵇康。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
【单选题】
1、嵇康的诗歌被评为( )
A:自然淡远
B:难以情测
C:文典以怨
D:过为峻切
【答案】D
嵇康的诗歌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有很激切的批判力量,所以钟嵘《诗品》说他“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字数已超限制,完整版pdf文档可去下图的网盘里自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5 14: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棒棒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5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5 14: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科生能不能报呀[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5 14: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5 14: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大汉语言文学能不能报呀[大哭]是不是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都不收理科生[大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5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呀,所有专业都可以报考自考汉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5 14: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pdf文档资料放在我的公众号(一个人自考)里,关注后回复“资料”就可以自取了,其他汇总的资料也都放那里
[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5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命,我看这些都快喘不上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5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啊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4 01:17 , Processed in 0.1211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